Archive for 9 月, 2015

三十五岁

拼三年 

 

准备充分 务实坚持

总结上次创业,跟很多人比我真的是运气好的,上次创业是年轻莽撞,很多是走一步看一步,好在产品思路跟流量天赋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靠自己“英雄主义”般的拼搏过来了;跟即将要面对的第二次创业,真的大不同,更多岁月的积累,更多的成熟,更多的人脉,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我一个享受工作“折磨”的人需要的一片“净土”空间只能自己干;总结关键影响成败的几句话!

 

准备充分,务实勤奋

经验积累,资源整合

直面困难,坚持不懈

做到三点再创必成!

Tags:

小白兔很累

关于文案的重要性

小白兔某日尿急,遂窜进一家酒店豪华卫生间。

走进小便斗一看,上贴几个大字“不要用坏了!”,小白兔心中轻笑,我等素质人士,受过高等教育,天安门前拍过照,五星饭店睡过觉,什么场面没见过?

事毕,自动感应,自动喷水,水量超大,湿了一身,恍然大悟:日,打个逗号会死啊!

关于Web的美学必须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

牛人小白兔拿出张白纸绘声绘色的跟听众讲解说这幅画画的是一只牛正在吃青草,草儿青青牛儿肥….

然后听众问,草呢?答曰被牛吃了;又问,牛呢?答曰吃完草自己回家了……

关于用户往往是会夸大他的需求

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问:“老板,你们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啊?”

老板:“啊,真抱歉,没有那么多”“这样啊。。。”小白兔垂头丧气地走了。

第二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老板,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啊?”

老板:“对不起,还是没有啊”“这样啊。。。”小白兔又垂头丧气地走了。

第三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老板,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 啊?”

老板高兴的说:“有了,有了,今天我们有一百个小面包了!!”

小白兔掏出钱:“太好了,我买两个!”

关于引导用户不能完全依靠利益驱动

小白兔跑在大森林里,结果又迷路了。

这时,它碰上一只小花兔,这回小白兔可学乖了,跑过去说:”小花兔哥哥,小花兔哥哥,你要是告诉我怎样才能走出大森林,我就让你爽一下。”

小花兔一听,登时抡圆了给小白兔一个大嘴巴,说:”我靠,你丫是问路呐,还是找办呐?”

关于不同特征的用户群,需求不同

第一天,小白兔去河边钓鱼,什么也没钓到,回家了。

第二天,小白兔又去河边钓鱼,还是什么也没钓到,回家了。

第三天,小白兔刚到河边,一条大鱼从河里跳出来,冲着小白兔大叫: 你他妈的要是再敢用胡箩卜当鱼饵,我就扁死你!

关于用户的核心需求

小白兔和大狗熊两个蹲在树底下拉屎。

大狗熊对小白兔说:你掉毛不

小白兔说:不掉

大狗熊随手抄起小白兔给自己擦了擦屁股扬长而去……

Tags:

勿忘初心

想想你们都因为环境的恶略;因为我的离去;各奔东西,最近心里一直不是滋味。这也许都是有颗上进心的直接选择,别忘初心,记住“方法论”、“思维方式”、“视野”是递进的,个人成长,找清自己的位置,设定目标实现自我增值。
 

扔锅是门学问

“锅”-炊事用品

蒸、炒、煎、炸、炖,烩一锅佳肴美味。
苦、忧、喜、乐、哀,活一世精彩人生。
生活,就像一口锅。
我们,都是锅里的菜。
隐身词,黑锅-背黑锅是一个很形象的词,意为代别人受过。可做谓语、定语、宾语,一般用于口语。
没有人愿意背锅,暂且不论其的颜色。
近些日参加的会议,效率奇低,都在将锅扔来扔去,大家想的都是“朝九晚五”;“升职加薪”甚至“得过且过”,当一个业务部门开始“官僚”那么就结束了其奋进的一面,机制在管理中是要保证其有良性效果的一面不然就是糟粕。
团队整个的感觉,想做出成绩的人都在感叹,这是什么目的,这是何许目标,为之感叹。也许最初就没有搞清的一点就是这里并不是一个需要那么拼的场所,很多事情做好了才会引来更大的问题。这里只是一个“富翁”老板验证自己思路的其中一个场所,只需要高度执行且不管对与错的环境罢了。
新岗位负责人说话的游离,为了不引事上身绝不把责任归其所属。但是业务是依托专业度为基石的,虽然身边很多交心的朋友已经揭穿了其之前工作中的成绩跟业绩,但为了整个部门能正常运转也为了保持完整的结构,也为了我能脱离痛苦,我不会揭穿这些。但其实这真的不是我一贯的风格,在工作岗位上一天,甚至离开后也是希望我曾经付出奋斗过的地方能向更好的发展,这次可能事与愿违。3~4个人跟我说你就是个骗子,但此时我希望能抓住“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环境条件继续骗下去。
《我家公主最可爱》与《坦克小世界》的境况,为什么放在一起,因为两个项目我都有全力的付出,为了项目我都被团队背上了”网骗少年“的称号,好在每次没能兑现诺言时团队个体都得到了成长。《我家公主最可爱》这个项目是我这十几年经历过诸多几十个项目以来最“苦逼”的一个没有之一,我们仍然让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可以说以全行业最苦的状态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坦克小世界》现在境况在我看来跟当时比完全谈不上苦,可以会议上说的这些困难,这些苦衷,这些……在我看来就是“仍锅”,这真是门学问,我丝毫还未掌握其的入门捷径。对我而言,我能做的就是再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将项目接入微信游戏,再也无法在当前环境下,带完这个项目。项目成功当然愿意将一切功劳转送,项目失败也早已经习惯承受“黑锅”再度仍在我的身上。
我给团队的理念“担当”使得抱怨连天。这是近些年我对团队培养的第一理念,在“担当”的基础上加以“方法论”的培养,进一步到“思维思路”再到“行业视野”递进培养。一年内便得到了一个能够控制完美节奏的手游发行团队,这比我想象中还要快上2个项目磨合。可惜在现在境况下,你们习惯性的“担当”只能引来一个个“锅”扣在自己身上,也许自己还没有察觉。
认真完成手上这几件事,然后离去,用时间充分想想去做什么,在我看来“做什么”需要思考的时间远比“怎么做”要长且值得。我离开后适合甩锅,将之前的不足能甩的一并甩到我身上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解释,这个我为离去也愿意背。

Tags:

近日的阅读

拜读爷爷的遗作《鼎沸沙鸣》从内容上一字字明白书名的含义,鼎沸般的战争年代爷爷这种类似恒河之沙的小人物的经历,真实而震撼。可惜此书大陆并未得到出版,很多时候眼圈是湿润的。书中有提及解放后两岸互通,爷爷回到北京,与家人相聚的场面而落泪。爷爷的哥哥曾为蒋介石船运送大量黄金到台,爷爷老年时在台为立法委员顾问,从书中也读的很多来自父亲的教育轻钱财而重修养其实是家族的传统。

 

借着70年反法西斯阅兵,一项对政治不太感冒的我接连读了几本相关的书,这也打破一项去阅读励志书籍,管理书籍,经济书籍的习惯。其中《蒋介石与近代中国》这本书强烈推荐,是这一年中读书中认为收获最多的一本书。其中有作者有观点、有立场、有论证……太多的内容真的从天而降般的获悉,收获满多。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了近代中国的一面。

 

Tags:

常乃麟:一本书、一座山,淡定了我的人生

我的父亲:常乃麟
1947年出生,台湾香山慈幼院校友会会长常锡桢长子,机械工程师,参与过毛主席纪念堂、首都机场T3航站楼、水立方等国家级工程的建设。现已退休,受父辈感染,目前致力于香山慈幼院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宣传活动。

2012.7,那时爷爷还健在但很消瘦的状态,父亲写下的这些:

如果人的一生有几次转折,常乃麟不知,1991年5月26日的那次亲人会面,是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在机场,他迎来了从未谋面的父亲,身边还有一位陌生的继母。“不哭,不能哭,”他忍住自己的眼泪,并想到闻此消息就哭倒在床上的生身母亲,他也是这样劝过她,并为她打气:您记得你有儿子啊,您有什么委屈的……

父亲常锡桢,多年是他记忆的空白。从祖父祖母的言语中只知道父亲1948年去台湾,那时他还只有一岁多。之后音讯中断,8年后母亲单方面向法院提出离婚,后来只身去了外蒙,在那里嫁了人。小时候的生活,他是跟祖母一起过的,最初是住在北京宣武区的闷葫芦罐儿,1953年又举家搬至宣南白纸坊的盆儿胡同,从罐儿到盆儿,他对那一排红砖房印象颇深。根据它的地名——平渊里,他知道这是回填苇坑而建。白纸坊有一个印刷局,曾是北京最大的工厂,职工千名还多。看过父亲后来的回忆文章,他知道这曾是父亲工作过的地方。

父亲在台湾,伯父在香港九龙,一个大家庭就这么七零八落。而有这样的海外背景,到底对他的成长有没有影响?常乃麟上小学时并没感觉。考上育才中学以后,才慢慢感觉到压力——有些“好”事总轮不到他。后来参与毛主席纪念堂建设,最后一项是首长接见,人们对他说,你就别去了。

边缘化、靠边站,但他还是凭着自己出色的学习成绩有了事业的成绩。三十岁时,通过远在美国的伯母,常家人彼此有了联络。再到四十四岁,父亲就回来了,带给他的第一件礼物是一本《北京土话》,上面写常锡桢编著,一条条全是老辈北京人才说得清的北京土语与俗谚。他闻出了海峡对岸一群人思乡的味道。

父亲还把他带上了香山。

在北京四十四年,他也去过香山,却不知这里有个香山慈幼院。更不知,这里一直是父亲多年来梦回萦绕之地。

北京长春寺北边是香山慈幼院第五分校——职业技工学校。最早是感化学校,后转为第五校,培养技工的地方,里面附有小学。父亲七八岁在那儿上小学。后来又被爷奶拉洋车送到香山慈幼院二校上学。1937年年末,父亲还参加了熊希龄逝世悼念活动。

1992年的香山慈幼院校友会活动,给常乃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冲击。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五六百人,和熊希龄夫人毛彦文一起,以庄严的仪式将熊希龄骨灰从香港迎回,安葬在香山墓园。一群人一起谈论熊希龄,宛如谈自己的生身父母。回忆悠长,深情绵绵。香山慈幼院,在他们眼中,好像还是从前,“这里就是原大门”“这是仁村”“这是礼村”。这些,都能在他们的言语中一一复原。

为什么一群老人会对一个早已经离世甚至未曾见过面的人那么铭刻在心,为什么他们对香山的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他觉得这一切是这么陌生,但又如此真切地吸引着他去探求。

之后他就成了香山慈幼院校友会的一分子——至少为了父亲,他也有这份责任,走近这群老人,听他们聊过去的事,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慢慢地他确认一个事实:这里面的东西是真的。对这个香山慈幼院的感情是真的,对熊希龄这个创办人的感恩之心也是真的。现在的这群老人,大部分曾经是一群孤苦无依的孤儿,但在这里都找到了家的温暖。这里还负责把他们培养成材。他们怎能不把这份感恩,融于血液中呢?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也为人父母,在社会上有自己的角色,他们知道,自己曾受惠的那一套教育方针,对现代社会也有用。“香山慈幼院最初的教育宗旨是熊希龄先生制定的,但他自己不满意,后又请院评议会来研究制定。而香山慈幼院评议会主要成员是:胡适、蒋梦麟、李大钊、张伯苓……这些大学者做香山慈幼院的智囊团,也能看出熊希龄的初衷:不学西方,也不走前人之路,就是要走出自己教养结合的试验性教育之路。”

和香山慈幼院的校友们聚多了,做工程出身的他,开始试着用建筑图纸的方式还原那时的格局:“都是一个村一个村的。一个家庭就是一个院,而且特意安排里面的孩子有大有小。管理他们的叫娘。佟宅,就意味着这里的娘姓佟……”他画得有模有样,但还不愿贸然拿出来,“因为,有些细节、方位还有待考证。”

“许多从这里走出的人现在都八十好几了。但从他们一生的路来看,相当一批人后来的职业都跟教育有关。有人一辈子都是老师。”

香山慈幼院让他感慨万分,他写了长长的《香山慈幼院赋赞》,又开始为香山慈幼院写歌。主歌与副歌中,有些关键词反复出现:是谁抹去灾童的泪?孤儿有慈母。他把它录进自制的香山慈幼院视频宣传片中,自弹自唱,连旁白都自己来。

“一本书、一座山改变了我的人生。”他这样评价现在的自己:“我现在的心态特别好。不能说大彻大悟、通了,但基本上对人生有个小悟。看历史,知道自己处在基本和平时期,生活安定。受到过良好教育。身上的那些知识,连同音乐素养,都是国家给的。”

除了父亲,他慢慢了解到,父亲能在台湾靠文字、摄影行当为生,还能兼做电影广告,跟伯父有关。伯父与父亲都去了台湾,伯父却中途转了香港,为什么这样,聊天中,他获得了一个信息:“你伯父染红。”

可惜,做过大有电影公司董事长,后又在香港任友联出版公司经理几十年、创办过《银河画报》的伯父,生前的所有著作,都被他的五闺女一把火烧尽。原因不知。

伯父七十多岁过世,“染红”始终是个悬案。而父亲在台湾参加的香山慈幼院校友会,大部分人已经不在人世。一想到这些,常乃麟就会觉得,自己余生所能做的,就是进一步还原与考证香山慈幼院的历史。记录与之相关的那些人、那些事。

Tags: , ,

自信而年轻

“岁月刻蚀的不过是你的皮肤,但如果失去了热忱,你的灵魂就不再年轻。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麦克阿瑟

Tags: